設為首頁
第一幕墻網 -> 資訊 -> 節(jié)能環(huán)保

繆昌文:讓建筑“呼吸” 讓綠色蔓延(一)

2012-03-15 10:02:39 作者:賴敏 來源:中國氣象報 我要評論0

第一幕墻網工地堆放大量鋼筋水泥,現場攪拌、現場澆筑、噪音大、塵土飛揚……這就是人們對傳統(tǒng)“蓋房子”的印象。這種建筑施工方式,造成了大量能源、資源的浪費。

在全人類都在面臨著氣候變化、空氣污染和資源緊缺的共同危機的今天,綠色建筑逐漸加入了“可持續(xù)”發(fā)展主流,在節(jié)能減排的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意識到行動 綠色正在蔓延

“千萬不可小看建筑耗能,它與工業(yè)、交通并稱為我國三個"耗能大戶"。”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繆昌文稱。

據統(tǒng)計,2007年,我國未包括建材生產消耗在內的建筑耗能就占了總耗能的28%。2010年,九三學社在給黨中央、國務院提交的《關于促進綠色建筑發(fā)展的調研報告》中指出,我國現有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達到同樣的室內舒適度,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同等氣候條件發(fā)達國家的2至3倍。

隨著建筑耗能形勢的日益嚴峻,人們對環(huán)保的呼聲空前高漲,“綠色建筑”的概念也被越來越多地提及。它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和傳統(tǒng)建筑相比,綠色建筑耗能降低,尊重當地自然、人文、氣候,并且更加注重環(huán)保因素。”繆昌文說,“當前推動建筑節(jié)能、發(fā)展綠色建筑已成為了廣泛的社會共識,是大勢所趨!

由國家發(fā)改委、住建部編制的《綠色節(jié)能建筑行動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間城鎮(zhèn)及農村新建綠色建筑達到11億平方米,并對5.7億平方米建筑進行節(jié)能改造。

朝著既定目標,一股建筑節(jié)能的“綠色之風”正在蔓延。

改善建筑小氣候 因地制宜出“妙招”

我國地域廣闊,氣候和環(huán)境復雜多變,建筑節(jié)能并不能簡單地照搬經驗,而應充分尊重當地的自然條件,才能達到改善“小氣候”的目的。

“例如江蘇的夏天很熱,太陽輻射會使室內驟然升溫,我們就采取在窗戶外面安裝遮陽窗的辦法,室內溫度能下降5至六攝氏度;而對于北方,室內外溫差較大,相對遮陽來說,使用一些保溫材料阻止熱交換顯得更加重要! 長期在南京生活的繆昌文,對此深有感觸。

近兩年來,吉林省的老百姓同樣享受到了具有當地特點的建筑節(jié)能改造帶來的實惠。由于吉林地處高緯度地區(qū),冬天氣候環(huán)境嚴寒,加上房子供熱管網老化和墻體老化,即使有集中供暖,效果卻不佳。2009年起,省政府部門推行“以區(qū)域性整體改造為主線,以熱源建設、撤并改造小鍋爐房、改造陳舊管網、實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jié)能改造”等為主要內容的“暖房子”工程,改造后的房屋由非節(jié)能建筑變?yōu)榱斯?jié)能建筑,一個采暖期可節(jié)約標煤81.1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07.19萬噸,冬季室內溫度也平均提高了3-5攝氏度。

“冷房子”變成了“暖房子”,該工程的顯著成效不僅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贊譽,也引起了社會對建筑節(jié)能改造更多的關注,人大代表楊亞杰還提出了將“暖房子”工程在我國寒冷地區(qū)加以推廣的建議。

南方供暖呼聲強 “合算”難度大

然而,綠色建筑在設計和改造過程中必然會導致成本的增加,一些對建筑節(jié)能經濟效益的質疑之聲也此起彼伏。

對此,繆昌文認為,眼光應該放長遠,不能局限于當前的微小的利益。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四年前,他牽頭將所在單位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的辦公樓進行了簡單的四步節(jié)能改造:給屋頂添加具有隔熱保溫效應的隔熱層;在墻體上貼上一層隔熱保溫的裝飾板;將單層玻璃替換為雙層玻璃;窗戶外面增加遮陽窗。整個工程改造面積達七千平米,節(jié)能率達55%以上,而總共花費卻不到200萬!半m然一次性的投入相對較大,但是成本很快就收回來了!笨姴恼f。

既然如此,那么從經濟效益來看,在冬季氣候濕冷的部分南方地區(qū),是否也可以像北方一樣采取集中供暖呢?

繆昌文認為,盡管在南方集

相關資訊
第一幕墻網免責聲明:本網凡注明出處為“第一幕墻網”的所有稿件,版權均屬第一幕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與0755-83785645聯(lián)系授權事宜;轉載請務必注明稿件來源:"第一幕墻網"。本網未注明出處的,均從互聯(lián)網收集,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第一幕墻網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