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墻網 】
摘 要 通過介紹絲寶研究所的設計概念,試圖探討如何從企業(yè)文化、建筑功能等方面塑造和表達小體量建筑空間的精神特質。 關鍵詞 設計概念 企業(yè)文化 功能空間 絲寶研究所項目是個小體量的建筑設計,小并不意味著簡單,如何在小面積、小體量中塑造出豐富的空間是一種挑戰(zhàn)。由于業(yè)主的信任與合作,設計者在絲寶工業(yè)園的整體規(guī)劃設計中有了一點小小的權力——將基地內一塊臨湖的風景優(yōu)美的場地留給了研究所,使設計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一 概念的建立 每一幢建筑在設計時都要經歷一個概念性的思考過程,通過對場地環(huán)境、項目要求、業(yè)主意愿以及設計師自身的價值傾向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從而尋找出建筑所要表達的精神內涵。進行總體規(guī)劃時,筆者就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對絲寶研究所的設計概念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有兩點:絲寶集團的企業(yè)文化以及絲寶研究所的地位和特點;業(yè)主和設計師的價值取向。 絲寶集團是一個僅有10年歷史、但發(fā)展十分迅速的合資企業(yè),是一個充滿活力、團結進取的團隊,它的美容、美發(fā)產品已成為國內知名品牌。絲寶研究所是該集團的重要機構之一,以研制、開發(fā)高新產品為主要任務,是集團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的重要保證,也是其先進技術的形象代表。但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又要求具有較高的私密性,因此,該研究所的建筑形象應具有強烈的現代感而不失技術的精美;富有青春活力而又不失東方的含蓄。 絲寶集團董事長梁先生是一位頗具藝術鑒賞力的企業(yè)家,集團甚至還擁有自己的藝術博物館。盡管業(yè)主平時十分欣賞西方古典建筑作品,但對這個項目,他也贊同設計者使用現代建筑的造型語匯來表達研究所的性質、地位和形象。當然,設計師也十分希望能用空間的豐富變化和對比來塑造這樣一個建筑。 雖然這些設計概念初步形成了,但真正要通過建筑語言表達出來卻并非易事。在整個設計過程以及施工及施工后的室內裝修階段,一直通過做工作模型、電腦分析模型等進行反復推敲,有時也加入幾分感性的思維,但設計過程總有些散亂而跳躍,不如想像的那樣理性、合乎邏輯。當設計付諸實施并完全建造起來以后,經過歸納和總結,才覺得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才使設計概念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二 概念的表達 1 功能與形體組合 因建筑很小,用地也很寬松,故而建筑的形體可由研究所的基本功能空間,即大面積的辦公區(qū)、一個會議中心和一個內部餐廳所決定,并由簡單的幾何形體所構成。人流較為復雜的會議中心和餐廳,組合在一個較小的2層高的矩形體塊里,較為單純的辦公空間則全部放在一個4層高的大矩形體塊里,通過矩形與圓形疊合而成的門廳將兩者連接起來,使之成為一個“L”形整體。三個疏散樓梯都放在大體量外,使內部空間完整,同時也豐富了外部空間和形體。自然、理性的幾何形體把空間秩序表達得清晰、明確、流暢。一片薄墻縱向插入整個建筑,幾條曲線為建筑平添了幾分活力。 2 矩形與圓形疊合的門廳 基地周邊風景很美,南面臨湖,但考慮到研究所與其他部門的聯系,只能將主入口放在北面。由于研究所的私密性特點又不能完全通透開放,為了將人們的目光引向湖面,整個門廳設計得十分通透。門廳的矩形部分主要用于過往人流的交通,而圓形部分則用于觀景,圓形部分門廳朝向湖面,寬大明亮的落地玻璃窗使室外美景盡收眼底。圓形門廳部分的地面低于門廳其他部分30 cm,形成了一個小小的下沉空間,既增加了層次感又限定了與矩形部分不同的功能。圓形部分的天花上面有四個錐形的小玻璃天窗,使溫暖的陽光跳動在純凈的空間里,有了一點點夢幻之感。 3 內斂的采光中庭 空間是設計創(chuàng)作的主體,是對建筑精神更為深刻的表達,對空間特性的追求還體現在對公共空間的設計上。研究所最主要的部分是研究人員的辦公空間,根據工作特點,它們不能像一般辦公室那樣集中在一個極大的流動空間里,空間必須獨立,但彼此之間又應具有一定的聯系;而且研究所的工作內容是集團的高度機密之一,不能對外開放。因此,中國傳統(tǒng)的采光天井、沿天井回廊式布局的大小辦公室,在此是一個恰當的選擇。這樣處理,使內部公共空間具有了沉穩(wěn)、內斂的特征,而透過弧形天棚灑落在中庭里的片片陽光和中庭里的高大棕櫚樹成為該空間里最富生機的裝飾品,同時也對比、映襯出研究所嚴謹與靜謐的空間特質。 4 精致的透明電梯 在中庭東邊有一部頗具動感的特別裝置——一臺全透明的電梯,它的轎廂四周以及底座、天花都是玻璃的,機械零件全部暴露在外,顯示出制作的精美和高技特征。研究所擔負著研制高新產品的重任,選用該電梯,是希望能借其前衛(wèi)的思想和先進的技術來含蓄地表達研究所的地位和精神象征。而且,上下起落的電梯確實也作為一種技術性裝飾品豐富了中庭空間。當人們站在上行的電梯里,四周的一切盡收眼底,會感到似乎擁有征服一切的力量。 5 貫通流動的空間 除了中庭里灑落的陽光、起落的透明電梯賦予室內空間以動感,其他空間的貫通、交流也是設計考慮的因素。在2層,將會議中心和工作空間里的廊道向外延伸,插入門廳空間里,增強了空間的流動感。此外,在1~4層工作空間的西頭設計了一系列觀景咖啡室。 6 純凈材質與色彩 在材質與色彩的選擇上強調簡潔而精美、現代而典雅,所以無論外墻還是內裝修均以純凈的白色為主調并配以綠色的玻璃,選用帶金屬質感的材料。重視與室內裝修設計的配合,使得內外空間特征一致,以充分表達設計的概念和意圖。白色的墻體、米色的地面、綠色的玻璃以及常青的植物相互融合,體現出絲寶人對自然、和諧之美的追求。 三 遺憾與不足 絲寶研究所建成后,經過一年多的使用,得到業(yè)主的認可。辦公空間不僅光線好、景觀好,也很好使用,雖有較高的私密性但交流也很方便。建筑形象同整個工業(yè)園的風格也很協調。這令設計師感到欣慰。但細細想來,還有一些遺憾和不足,在此特別提出來,或許對同行也是一個小小的提醒。最大的遺憾是外墻的處理,尤其在外墻材料的分割線上欠考慮,使建筑的整體比例不太諧調,并略顯粗糙,玻璃的顏色也可以更淡雅一些。在發(fā)現外墻處理欠妥后,設計師對內部裝修就更加關注,在細節(jié)處理上包括燈飾的選擇等都適時介入,使之與建筑整體形象一致。 通過絲寶研究所的設計,設計師深切感到一個優(yōu)秀的建筑必須建立在業(yè)主與設計師的相互交流、溝通和信任的基礎上。在此特別感謝業(yè)主的信任、各工種的密切配合以及裝飾公司的鼎力合作,使設計的概念得以順利地表達和實現! 建筑:莊葵 結構:陳漢生 給排水:王勇 空調:張銀安 電氣:張曉玲 室內:王傳民 收稿日期 2002-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