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第一幕墻網(wǎng) -> 建筑師看點 -> 建筑雜談

探尋建筑“當代性”(一)

2012-07-27 11:05:40 作者: 來源:中國建設報 我要評論0

第一幕墻網(wǎng)

什么是當代建筑?建筑的“當代性”如何體現(xiàn)?當代建筑師又能為后世留下具有怎樣時代特征的建筑?  

未命名.jpg

“當代性”命題之辯

“30多年來,我們每年建了那么多房子,但是為什么沒能形成當代的、主流的中國建筑風格。目前,盲目追求形式、過分講究裝飾、違背生態(tài)規(guī)律、缺失建筑文化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睂徱暜敶袊ㄖ晃唤ㄖ䦷熑绱税l(fā)問與反思。

不過,在這個充滿城市發(fā)展辯題和建筑潮流四溢的時代,似乎并沒有確定性的答案對中國建筑師給予指引。

資深人士認為,所謂建筑的“當代性”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主觀的當代性,另一個是客觀的當代性。作為一名建筑師,他是一個實踐的主體,首先肯定逃不掉主觀性。

業(yè)內(nèi)人士則表示,“當代性”是建筑師都很關注的話題,是一個好建筑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很多真正優(yōu)秀的建筑,都必須具備所謂的“當代性”,但實際上最有魅力的部分反而是不當代的部分。

“所謂的建筑‘當代性’應該由后人評述,F(xiàn)在是一個思想割據(jù)的時代,每個人的經(jīng)歷不一樣、立場不一樣,對建筑‘當代性’的理解也不同!敝袊ㄖO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曹曉昕發(fā)表了上述觀點。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王戈的看法與眾不同。他建議年輕的建筑師要獨立思考,堅持自己的想法,建筑的“當代性”并不是現(xiàn)今思考的當務之急。

普利茲克獎評審委員會曾這樣評價王澍:“中國當今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引發(fā)一場關于建筑應當基于傳統(tǒng)還是只應面向未來的討論。正如所有偉大的建筑一樣,王澍的作品能夠超越爭論,并演化成扎根于其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25年前,王澍在《中國當代建筑學的危機》一文中表示,25年來中國當代建筑學談不上有什么進展,有的話,也是對西方建筑學模仿甚至抄襲的手段嫻熟了。他曾看到建筑系二年級學生的作業(yè),已能嫻熟地模仿極為復雜的解構做法,但作者卻回答不了一些最基本的構造問題。

于是,每年春天,王澍都會帶學生去蘇州看園林。他認為,古人的造園,代表了我們今天熟知的建筑學之外的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建筑學,是特別本土、也是特別精神性的一種建筑活動。王澍說,畫中的房子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在中國本土建筑學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作為實驗建筑師,王澍不僅對當前建筑亂象提出批評,更通過自己的作品提出解決的辦法。中國美院象山校區(qū),是迄今為止王澍設計的體型最大的作品,也是能夠全面體現(xiàn)他的設計思想的作品。許多建筑利用了大量廢舊的磚瓦,墻面都不抹灰,地面、屋頂?shù)榷悸懵吨,他想借此表達的正是一種“貧寒的美學”,這也是中國文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王澍說,好的建筑師應該有一個長期堅持的思想,并且通過不同的建筑機會來表達。在他惟一的商業(yè)設計作品“垂直院宅”(錢江時代)里,王澍為每4戶人家設計了一個公共活動區(qū),類似于北方四合院,希望能借此打破城市鄰里間的冷漠。

牢記建筑的本質(zhì)

為誰做建筑?這是每一位中國建筑師需要捫心自問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旦含糊不清,自然會導致建筑創(chuàng)作方向不明。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宮殿、廟宇、城堡、宅院、高樓等多種建筑類型相繼出現(xiàn),進而滿足了人類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發(fā)展需要。但是,時至今日的建筑創(chuàng)作與實踐仍不能忘記,建筑的本質(zhì)是為人服務,建筑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滿足人對建筑功能的適當需要。

近些年來,我國部分城市出現(xiàn)了不少高大奇異、奇形怪狀的建筑,形式大于

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第一幕墻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賬號:密碼: 注冊忘記密碼?
第一幕墻網(wǎng)免責聲明:本網(wǎng)凡注明出處為“第一幕墻網(wǎng)”的所有稿件,版權均屬第一幕墻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與0755-83785645聯(lián)系授權事宜;轉載請務必注明稿件來源:"第一幕墻網(wǎng)"。本網(wǎng)未注明出處的,均從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第一幕墻網(wǎng)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