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第一幕墻網 -> 資訊 -> 節(jié)能環(huán)保

解析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的概念(二)

2012-07-14 09:08:49 作者: 來源:中國保溫網 我要評論0

第一幕墻網 】 ,應該引起關注和研究。如果采取嚴格定義規(guī)范一體化技術,就可避免發(fā)生類似事情。

  筆者認為,嚴格定義的一體化技術應為首選重點發(fā)展對象;其次可考慮寬松定義的一體化技術,但不應與重點發(fā)展對象相混淆;模糊定義的一體化技術應視情況分別列為限制或淘汰范圍,因為此定 義下的多數為輕質混凝土的范疇,雖然可以滿足防火要求,但不易保證與建筑物同壽命,工程質量難以控制。

  明確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認定條件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應該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合理性、經濟性,當然還應具備安全性、耐久性、隔熱性等綜合技術指標。其中,結構是否合理是 關鍵,它與安全性、耐久性密切相關,應作為認定的主要條件審查,其它的隔熱性、經濟性等各項指標通過計算可得,一般不會出現歧義。即便發(fā)生爭議也是采用計算方法不同,裁定時這些都是數字指 標,計算方法正確只能有一個標準答案。

  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定義確定后,認定的條件相對簡單、可操作性強,不會出現人為的干擾因素,只需依照設定的定義內容和要求去判定即可。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判定分為兩個 方面,即一體化技術的定義和基本條件。符合一體化定義的技術,列入重點扶植發(fā)展對象,給予優(yōu)惠政策和經濟支持,營造寬松環(huán)境鼓勵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這屬于技術認定環(huán)節(jié);緱l件屬于推廣認定環(huán) 節(jié),同時符合兩方面要求的,列入重點推廣對象,享受相關優(yōu)惠政策。如果不分環(huán)節(jié),無形中為技術創(chuàng)新設置了一道門檻,不利于新技術發(fā)展。因為,新技術都會有一個完善和發(fā)展的過程,不可能很快 滿足限制條件(如生產規(guī)模、工程數量、使用年限、經濟效益等),絕不能以認定老技術的條件限制新技術的發(fā)展! 

  假如以嚴格定義為條件,判別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主要是考察建筑主體圍護結構是否通過鋼筋混凝土受力構件與保溫層及外保護層(含飾面層)實現剛性連接,如果是即可進入基本條件審 查程序,合格者可認定為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

  建立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  

  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是一個新興的多學科系統工程,是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涉及材料、結構,機械、施工等許多相關專業(yè)和技術,還與建筑、暖通等專業(yè)密切相關,學校 里沒講過,工作中難遇到,科研和設計單位也未設此專業(yè)。所以,在認定評價時,專家應以具有一體化多學科實踐經驗的人員為主,絕不能配齊各常規(guī)專業(yè)即可。

  相信這樣的事情不是個別的案例:一個項目已通過評審,行政管理部門的文件也已下發(fā);之后,被提出質疑;當評審專家被詢問時,連基本情況和原理都講不清……所以,進入評價體系的專家應該 精通一體化技術,拒絕濫竽充數造成認定工作流于形式。專家只憑專業(yè)和職稱條件是遠遠不夠的,評價體系必須要有退出機制,設立專家考核退出管理辦法,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組成高水平的專家隊 伍是做好認定工作的基礎。  

  正確處理發(fā)展新型墻材與推行一體化技術的關系  

  推行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是為了實現圍護結構的高性能,它們的發(fā)展離不開新型墻材的技術支撐,而復合新型墻材圍護結構又是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因此,在充分研究鋼筋混凝土結構一體化的 基礎上,還要認真研究目前用量較大的鋼筋混凝土砌體混合結構、砌體結構、板式建筑結構形式等對一體化技術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應加強保溫與裝飾一體化技術及其它相關技術的配套研究,用以充 實、完善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內涵。

相關資訊
第一幕墻網免責聲明:本網凡注明出處為“第一幕墻網”的所有稿件,版權均屬第一幕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與0755-83785645聯系授權事宜;轉載請務必注明稿件來源:"第一幕墻網"。本網未注明出處的,均從互聯網收集,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第一幕墻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