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幕墻網 】
建筑是一個系統(tǒng),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構筑物。因此當我們完成建造過程,準備使用建筑物的時候,首先需要對建筑進行必要的測試和調整,確保它可以按照當初的設 計運營。當然,最后的移交工作也非常重要,因為建筑的運營和維護工作將在移交的時候正式啟動。 應該承認國內工程管理中竣工移交方面還存在非常多的缺陷和 不足,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領域。下面airstorm將從幾個方面探討這個問題,看看一個信息模型可以在那些方面給我們更好的幫助和體驗: 最接近實際的 物料清單 這是一個最讓物業(yè)管理部門懊惱的問題,無論是設計圖紙、竣工圖還是其他竣工資料,都不能正確反映真實的設備、材料安裝使用情況,更不要談常用件 易損件等與運營維護相關的清單了。問題出在哪里?實際上有用的信息被淹沒在不同種類的紙質文檔中了(例如某個設備的中標文件詳細地列明了所有參數(shù),并替代 了原設計的選型)。 據(jù)說美國的一些項目需要雇傭設施調查人員,以便實施有效的物業(yè)管理。這也是BIM的這個工具被普遍期待的一個原因:摒棄傳統(tǒng)的紙質文 檔,整合建筑生命周期內的文檔流,使文檔數(shù)據(jù)成為可以利用的資源。 Design specification 很多設計人員不夠重視設計說明,很多情況 下設計了溫度控制器、流量控制器,卻不給出控制參數(shù),有經驗的樓控廠商或者調試公司或許會找到一個解決方法,但是更多的情況是設計的缺失造成系統(tǒng)無法按照 預期的方式運轉。(不知道你見過這類現(xiàn)象沒有,設施設備在安裝完成的那一刻起就成為了廢物)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很多BIM軟件都繼承了美國的工程資料和報 告體系,Design specification也是其中之一。剩下的就是設計人員何時可以完成本該履行的義務。 驗收體系 現(xiàn)有的工程資料體系中,忽 略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在民用建筑中也很少實施帶負荷調試,進而造成許多系統(tǒng)問題直到物業(yè)運營的時候才出現(xiàn),而到了這時已經不可能追朔施工質量了。 不過很多設備設施的調試是獨立于所謂的“帶負荷調試”,因此在驗收階段,有相當?shù)脑O備設施得到了應有的檢驗和調整。但由于驗收體系的不健全,很多細節(jié)被遺 漏、被忽略、被淹沒,以至于物業(yè)運營接管工程的時候,要從頭開始摸索設備設施的特性和工況。 我們看看驗收體系可以做些什么,或者公認可以由驗收過程實現(xiàn) 的任務有哪些? 檢驗工程設計、建造成果,確保工程達到了最初的目標和具體要求;對工程做最終評價,并完成支付、移交等合同義務;資料歸檔、編制運營維護 手冊、培訓物業(yè)人員; …… 看起來差不多嘛?!其實關鍵的問題就是:承包商提交的、業(yè)主接受的資料,是運營維護人員最需要的嗎?實際的工作經驗一定會給 你一個否定的答案。你見過完整的涉及所有設施設備的易損件、常備件清單嗎?至少我見過的都不完整,甚至是一塌糊涂。 COBIE項目 美國NIBS在制定 NBIMS的時候,專門成立了一個COBIE項目,目的是在整個建筑設施生命周期中識別設施維護、經營者、資產管理者的信息交換需求,并最終消除驗收移交 過程中的信息淹沒現(xiàn)象,同時提高信息生產率,確保上述人士可以從BIM中直接提取運營維護乃至資產管理所必需的IFC產品數(shù)據(jù)。 問題是,上述數(shù)據(jù)是產生 于設計建造階段的,而且這些數(shù)據(jù)只是那些過程的副產品,它們隨著設計建造過程的變更而產生的變化從來沒有被記錄過,F(xiàn)在該明白BIM的作用了,在建筑設施 整個生命周期中BIM可以解決數(shù)據(jù)的變遷和更新,如果COBIE數(shù)據(jù)集被有效地制定出來,剩下的工作是不過是BIM或者COBIE相關軟件在數(shù)據(jù)產生時捕 獲它們而已。 可喜的是老美正在制定COBIE數(shù)據(jù)集和指南,以及從IFC產品數(shù)據(jù)轉換為COBIE數(shù)據(jù)的表單模板和增量比較工具。它們無疑會提高建筑產業(yè)效率。 |